这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,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10万亿,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47万亿。这是中国建筑产业的黄金十年,2002年至2011年间,国内建设累计竣工建设面积愈40亿平方米。
在此背景下,中国挤塑板产业从零起步,直至目前的占据地球产量的30%以上,稳据世界前列。产品、生产线已返销国外。回顾这段历史,不但有助我们加深对挤塑板产业的了解,更能从一个侧面了解何谓“中国制造”。
挤塑板的发明与进入中国
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(XPS)由McIntire发明于1944,早用于制造军用救生艇。1950年代开始进入建筑市场,因为其性能佳,迅速成为欧美建筑市场的主流节能材料。国外的主要制造商为Dow(道氏化学)和Owens Corning(欧文期.科宁),德国的BASF(巴斯夫)和Ursa。
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国内均已具备了传统保温材料的制造技术,直至2000年Owens Corning在南京设立挤塑板生产线前,国内一直没有掌握XPS挤塑板的生产技术。表面原因是挤塑板生产技术比较复杂,对温度,压力,发泡剂比例等都有着很高要求,深层次原因是传统中国企业的弊端,不愿意在研发上投入更多。
2000年前,国内挤塑板应用少,仅在少量国外设计师设计的建筑中得到使用。Owens Corning进入中国市场后,充当了产业引导者和市场培育者的角色。每进入一个省会城市,均会召开新闻发布会,与当地建筑主管部门合作,通过设计师培训、编制地方标准、扩充代理商等手段进行产品推广。
与传统保温材料相比,XPS各项性能均具有压倒性优越,Owens Corning的产品迅速得到市场认可。2002年前,国内挤塑板市场由Owens Corning和DOW两巨头瓜分。
技术的演进与政策支持
2003年初,因产能剧扩大,挤塑板这一新兴产业迅速陷入全行业亏损。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,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厂家再次显示了中国制造的强大能力。
所有的企业均全力研究降低成本的方法。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价格转化。大致技术路线有几条
一、采取各种手段降低比重。从2003的40公斤每立方米降低到目前的不到30公斤每立方米。
二、改变发泡剂。从传统的F142B发泡剂,改为其它发泡剂。
三、采用回收料。
回收料的使用是中国挤塑板与国外挤塑板大区别。和很多人想像的不同,回收技术本身是技术的一大进步,如果严格控制添加比例,严格控制回收料质量,严格控制生产工艺,回收料挤塑板可以在保证各技术指标的同时,降低产品成本。并可有效消除白色污染。实际上,中国挤塑板产业已经基本消耗了世界的聚苯乙烯泡沫。
挤塑聚苯板的全称是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,简称挤塑板,又名XPS板。
挤塑板是以聚苯乙烯树脂辅以聚合物在加热混合的同时,注入催化剂,而后挤塑押出连续性闭孔发泡的硬质泡沫塑料板,其内部为独立的密闭式气泡结构,是一种具有高抗压、吸水率低、防潮、不透气、质轻、耐腐蚀、导热系数低等优异性能的环保型保温材料。
挤塑板广泛应用于干墙体保温、平面混凝土屋顶及钢结构屋顶的保温,低温储藏地面、低温地板辐射采暖采暖管下、泊车平台、机场跑道、高速公路等领域的防潮保温,控制地面冻胀,是目前建筑业物美价廉、品质俱佳的隔热、防潮材料。
优点:
(1)挤塑聚苯板具有致密的表层及闭孔结构内层。其导热系数大大低于同厚度的EPS,因此具有较EPS好的保温隔热性能。对同样的建筑物外墙,其使用厚度可小于其它类型的保温材料;
(2)由于内层的闭孔结构。因此挤塑聚苯板具有良好的抗湿性,在潮湿的环境中,仍可保持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;适用于冷库等对保温有特殊要求的建筑,也可用于外墙饰面材料为面砖或石材的建筑;
缺点:
(1)挤塑聚苯板本身的强度较高,从而造成板材较脆,不易弯折,板上存在的应力时应力集中,容易使板材损坏、开裂;
(2)透气性差,几乎不透气,如果板两侧的温差较大,湿度高很容易结露;
(3)价格较EPS系统要高;
(4)其结构的伸缩性差,受温度及湿度的变化影响而变形、起鼓导致保温层脱落;
(5)吸胶性差,粘结后破坏面为挤塑聚苯板表面,粘结强度不够。
